首頁 > 新聞中心 > 公司新聞 > 列表 公司新聞
記憶中的煎餅攤再也回不來了
姑媽攤的煎餅有三種:一種是用玉米面、小米面、豆面和成面糊攤的煎餅,這是姑媽給公公婆婆吃的;一種是用玉米面、小米面和成面糊攤的煎餅,這是給孩子吃的;一種是用玉米面、地瓜面和成面糊攤的煎餅,這是姑媽和姑父自己吃的。全自動煎餅機
為了吃煎餅,姑媽的婆婆沒少和她吵嘴。“我們老兩口身體還硬朗,除了孩子,我們應該和你們吃一樣的煎餅!”姑媽的婆婆沖著姑媽說道。“娘,您和爹都上了歲數,還跟我們干一樣的活。您和爹的牙口不太好,煎餅里摻點豆面,吃著松軟一點,沒能讓您和爹吃上白面煎餅我們已經很過意不去了。”那時候小麥產量少,過年過節姑媽家才能吃上一頓白面。話語間,姑媽對老人深感愧疚。幾番下來,婆婆也沒有拗過兒媳。
記憶中,姑媽家的院落很大,院子里養著兩頭豬和一群雞,還放著兩個玉米秸垛。姑媽家住的是土坯房,姑媽的公公婆婆住正房,姑媽、姑父和表兄妹住在偏房。那時,姑媽家的生活并不富裕,雜糧煎餅是姑媽一家的主食,白天姑媽要下地干活,只能晚上回去攤煎餅。
舀起一勺面糊倒在鏊子上,用小竹板把面糊由中心向外快速地攤勻,當最初接觸鏊子的地方變得焦黃時,用小鋼片沿著鏊子邊旋切一圈,輕輕一掀,一張煎餅就揭了下來。攤上幾張就要向鏊子下面添把玉米秸,為了不沾鏊子,還要沾上點豆油擦鏊子。煙熏火燎一晚上,姑媽總會累得腰酸背痛。
和上三盆面糊,放上三塊半截磚,支起鐵鏊子,抱來一大捆玉米秸,把玉米秸點燃,等鏊子一熱,姑媽晚上的工作就開始了。
如今,姑媽已過世多年。香甜酥脆的煎餅,凝結著她辛勤的汗水,更凝結著她對老人的孝心和對兒女的疼愛。